05-Maven命令和配置详解
1. pom基本结构
1 |
|
2. build基本结构
1 |
|
3. Maven命令详解
3.1 打包命令
1 |
|
打包注意:
当mvn仓库里缺少jar包,同时又从中央仓库自动下载不下来的时候,就需要自己下载jar包然后放仓库里了,
但是有时候只是简单的把jar和source放仓库的文件夹下,并不管用,这个时候你可以用命令把jar把打进去:
mvn install:install-file -Dfile=D:\xxx.jar -DgroupId=commons-dbcp -DartifactId= commons-dbcp -Dversion= 1.4 -Dpackaging=jar
-Dfile 是存在本地磁盘里jar 的路径,后面的就不用说了吧!install:install-file 看清楚了!!!这个-file跟install是连着的。mvn dependency:tree命令解决jar包冲突
当项目出现jar包冲突时,用命令mvn dependency:tree 查看依赖情况
mvn dependency:tree 查看依赖树,查看包结构间的依赖
mvn dependency:tree >d:/tmp 把结果输出到文件,
然后再pom.xml文件里排除掉冲突的jar包
3.2 常用命令
1 |
|
3.3 批量修改版本-父子pom
对于多module项目,可以使用 versions-maven-plugin 的 mvn versions: set 命令升级版本号。
统一修改pom的版本号,及子模块依赖的版本号:mvn versions:set -DnewVersion=xxx
如升级版本: mvn versions:set -DnewVersion=0.0.12
如果有问题,可以回退:mvn versions:revert
如果没问题,然后执行如下命令:mvn versions:commit
4. Maven配置详解
4.1 settings.xml
settings.xml 是maven 配置,打开 settings.xml 看下。
1 |
|
一项项解释:
localRepository:从远程仓库拉取的maven 包在本地存放的仓库地址;
interactiveMode:表示maven是否需要和用户交互以获得输入。在命令行用过
mvn archetype:generate
就知道这个参数的作用,会提示你输入groupId、artificialId,是否同意生成项目工程等。如果maven需要和用户交互以获得输入,则设置成true,反之则应为false。默认为true。servers:有些仓库的访问需要用户名密码做身份认证,比如公司自己的仓库。一般 repositories 和 distributionManagement 都会在项目里面的pom.xml 定义,但是用户名密码不适合直接明文放在项目的pom中,而且有的密码是每个人私有的,所以更适合在maven settings.xml里面配置;
mirrors: mirror这个单词是镜像的意思,这里是配置远程仓库的镜像,前面安琪拉提到过,中央仓库可能访问量比较大,访问比较慢,所以可以用镜像来缓存远程仓库的压力。
我上面配置的 mirror是国内阿里云对中央仓库的镜像,mirrorOf 的值是central,代表是中央仓库的镜像;
profiles: 环境参数来调整构建配置的列表。
settings.xml 中的profile元素是pom.xml中profile元素的裁剪版本。它只包含了5部分
id: profile的唯一标识
activation: 让当前profile 生效的条件(激活当前profile)
repositories: 如果当前profile是激活状态,这里面定义的远程仓库列表就会作为当前pom的远程仓库,maven就会用这组远程仓库来构建项目;这里可以看到用的是阿里云的远程仓库。
pluginRepositories: 插件的远程仓库列表;在Maven中有两种类型的仓库,一种是存储工件的仓库,另一种就是存储plugin插件的仓库。这里就可以指定plugin的仓库。
properties: profile生效之后,跟着生效的属性值,以键值对形式存放在maven上下文, 这些值可以在pom.xml中的任何地方使用标记${X}来使用。
例如: 获取maven 上下文properties属性值有以下5种形式。
1
2
3
4
5
6
7
8
9
10<!--
1. env.X: 在一个变量前加上"env."的前缀,会返回一个shell环境变量。例如,"env.PATH"指代了$path环境变量(在Windows上是%PATH%)。
2. project.x:指代了POM中对应的元素值。例如: <project><version>1.0</version></project>通过${project.version}获得version的值。
3. settings.x: 指代了settings.xml中对应元素的值。例如:<settings><offline>false</offline></settings>通过 ${settings.offline}获得offline的值。
4. Java System Properties: 所有可通过java.lang.System.getProperties()访问的属性都能在POM中使用该形式访问,例如 ${java.home}。
5. x: 在<properties/>元素中,或者外部文件中设置,以${someVar}的形式使用。
-->
<properties>
<user.install>${user.home}/our-project</user.install>
</properties>如上图所示,可以在pom中通过 ${user.install} 获取属性值。
在工程项目的maven 配置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功能,在父maven包的pom文件中管理所有的包版本,通过${XX.version}引用版本值,这个后面会讲到。
activeProfiles: 手动激活的profile 列表。例如上面配置的就是激活aliyun 的profile。
那如果按照上面settings.xml 文件的配置,打包的时候maven 是如果查找包的呢?
maven 首先会先从本地仓库,也就是你自己电脑上查找包,如果没有,会从激活的profile的仓库查询,如果还没有找到,才会去中央仓库,如果你配置了中央仓库的镜像(mirror),这个时候就会被拦截,直接从镜像的仓库查找包。这个就是maven自动拉取包的流程。
仓库分为本地仓库和远程仓库,本地仓库相当于按需拉取的包缓存,远程仓库分为中央仓库(central)和私服,私服一般是公司、学校或者其他团体为了加速包访问搭建的局域网的访问仓库,另外有些比较大的IT厂商,例如阿里云会搭建中央仓库的镜像,如果配置了中央仓库的镜像,那访问中央仓库的请求都会被重定向到镜像仓库。maven 仓库的自定义在 settings.xml 文件(分为系统目录和用户目录,一般建议用用户目录的),profile 可以设置不同的激活条件,配置对应的仓库。
4.2 项目内的maven
工程结构
Maven 基于约定大于配置的原则,定义了一个标准的目录结构。如下所示:
目录 | 目的 |
---|---|
${basedir} | 存放pom.xml和所有的子目录 |
${basedir}/src/main/java | 项目的java源代码 |
${basedir}/src/main/resources | 项目的资源,比如说property文件,springmvc.xml |
${basedir}/src/test/java | 项目的测试类,比如说Junit代码 |
${basedir}/src/test/resources | 测试用的资源 |
${basedir}/src/main/webapp/WEB-INF | web应用文件目录,web项目的信息,比如存放web.xml、本地图片、jsp视图页面 |
${basedir}/target | 打包输出目录 |
${basedir}/target/classes | 编译输出目录 |
${basedir}/target/test-classes | 测试编译输出目录 |
Test.java | Maven只会自动运行符合该命名规则的测试类 |
~/.m2/repository | Maven默认的本地仓库目录位置 |
标准的工程结构如下图所示:
1 |
|
alpha-mall 就是 ${basedir}
目录。剩下的对照表格看非常清楚。
还记得之前说的properties 属性吗,basedir就是maven 项目中默认的properties。
Maven POM
POM( Project Object Model,项目对象模型 ) 是 Maven 工程的基本工作单元,是一个XML文件,包含了项目的基本信息,用于描述项目如何构建,声明项目依赖,等等。
在创建 POM 之前,首先需要描述项目组 (groupId), 项目的唯一ID。
1 |
|
所有 POM 文件都需要 project 元素和三个必需字段:groupId,artifactId,version。
节点 | 描述 |
---|---|
project | 工程的根标签。 |
modelVersion | 模型版本需要设置为 4.0。 |
groupId | 这是工程组的标识。它在一个组织或者项目中通常是唯一的。例如: 蚂蚁sofa 工程的groupId: com.alipay.sofa |
artifactId | 这是工程的标识。它通常是工程的名称。例如,消费者银行。groupId 和 artifactId 一起定义了 artifact 在仓库中的位置。蚂蚁sofa 工程的artifactId: sofaboot-dependencies |
version | 这是工程的版本号。在 artifact 的仓库中,它用来区分不同的版本。例如:com.alipay.sofa: sofaboot-dependencies:1.0 com.alipay.sofa: sofaboot-dependencies:1.1 |
依赖管理:
A 依赖B,B依赖C,A相当于也依赖到了C。
举个栗子:
Spring boot的包依赖。
构建生命周期
截了一张IDEA Maven Lifecycle的图:
- 清理clean:将编译得到的旧文件class字节码文件删除;
- 编译compile:将java源程序编译成class字节码文件,编译resource资源文件;
- 测试test:自动运行测试用例
- 报告report:测试程序执行的结果
- 打包package:动态Web工程打War包,java工程打jar包
- 安装install:将打包得到的文件复制到“仓库”中的指定位置,比如多模块构建的时候使用 install 将包安装到本地仓库;
- 部署deploy:将包部署到指定仓库,或者配置应用部署的运行目录;
这些Lifecycle实际都是通过插件的形式来完成的,maven其实大功能都是通过插件来完成的。
工程实践
现在来实践一个项目,现在一般稍大一点的项目,都是采用多模块管理,如果引入了领域概念,一般分层还有领域层,那这样一个项目应该怎么设置maven 包结构呢。例如:
首先会在父项目中定义这些这个项目包含的模块
1 |
|
接着是 dependencyManagement, 这个在多模块项目里面非常重要。dependencyManagement 里配置并不会实际引入
,只是为了版本管理。
整个项目用到的依赖包的版本都应该在父项目 pom 的 dependencyManagement 这里来管理,这样版本不会乱,管理也集中。
1 |
|
一般可以直接在 properties 里面把第三方包的版本定义好,比如Spring boot和 Spring cloud的版本。
另外大家注意到 spring-boot-dependencies
这个包 type 使用的是pom,也就是不真实需要引入 spring-boot-dependencies
,这个包里面包含的jar 基本涵盖了Spring 全家桶,已经Spring 和其他匹配的第三方中间件,pom的意思是只需要maven 包版本信息,这样有什么好处,比如引入一个第三方包,担心用的版本和Spring 的版本不兼容,不用担心,Spring早就替你想好了,当你引入 spring-boot-dependencies ,他里面基本涵盖了市面上常用的组件,相对于的版本也都给你定义好了。
另外一个属性是scope,也很重要。看下scope 的可选值:
scope取值 | 有效范围(compile, runtime, test) | 依赖传递 | 例子 |
---|---|---|---|
compile | all | 是 | spring-core |
provided | compile, test | 否 | servlet-api |
runtime | runtime, test | 是 | JDBC驱动 |
test | test | 否 | JUnit |
system | compile, test | 是 |
重点:默认不配置都是compile属性
。
compile :默认值,compile表示被依赖项目需要参与当前项目的编译,当然后续的测试,运行周期也参与其中,是一个比较强的依赖。打包的时候通常需要包含进去。
provided :在编译、测试时有效,但是在运行时无效。例如:servlet-api,运行项目时,Tomcat这种运行容器已经提供,就不需要Maven重复地引入一遍了。
runtime :在运行、测试时有效,但是在编译代码时无效。例如:JDBC驱动实现,项目代码编译只需要JDK提供的JDBC接口,只有在测试或运行项目时才需要实现上述接口的具体JDBC驱动。
test :只在测试时有效,例如:JUnit。
system :在编译、测试时有效,但是在运行时无效。和provided的区别是,使用system范围的依赖时必须通过systemPath元素显式地指定依赖文件的路径。由于此类依赖不是通过Maven仓库解析的,而且往往与本机系统绑定,可能造成构建的不可移植,因此应该谨慎使用。
scope的依赖传递 A–>B–>C。当前项目为A,A依赖于B,B依赖于C。知道B在A项目中的scope,那么怎么知道C在A中的scope呢?答案是:当C是test或者provided时,C直接被丢弃,A不依赖C;否则A依赖C,C的scope继承于B的scope。
好了,最后再选一个子模块的maven包看看,配置如下:
在start 启动模块,来看下:
1 |
|
可以看到包依赖是不带版本号的,因为所有的版本号都是父模块统一定义,这样也能减少包版本不一致,一个项目存在多个版本的情况。
1 |
|
另外经常会看到 exclusion,这个在解决包冲突的时候很有效。
先说包冲突的原因,比如
- A -> B -> C,A依赖B、B依赖C
- A -> D ->C, A依赖D,D依赖C
但是B和D 引入的C 的版本不一致,编译的时候会报错,这个时候要确定报错的代码使用的哪个版本,常规原则是用新版本,因为大部分时候第三方包升级会考虑兼容,不会直接把原来的版本给覆盖,但是也有特殊情况,这个就得具体case 具体分析了。
可以借助 Maven Helper 插件
中的 Dependency Analyzer 分析冲突的jar包。
